上海国资院与广州国资共同出品,首份广州国企老字号白皮书发布

2023/02/09 17:56

2023年2月8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广州市属国企老字号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会上,由广州市国资委指导、广州产投集团旗下广州老字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联合上海国资院国资品牌研究中心出品的《2022广州国企老字号白皮书》正式发布。


老字号是广州千年商都的历史文化符号和重要经济资源,沉淀了市民百姓的深厚历史记忆,彰显了广州的城市形象元素。近年来,广州国资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保持定力、产文并重、试点先行、务实推动”的思路和原则,以“一品牌一方案”等系列举措全力推动老字号焕新发展、提质升级。


2022年,上海国资院国资品牌研究中心成功中标广州老字号白皮书项目。项目执行期间,国资品牌研究中心及中心特聘专家迈迪品牌咨询总经理尚晓鸣团队共同组建项目组,先后多次通过线上及线下方式,对广州市属国企老字号进行了全景排摸、调研,并结合消费者端线上及线下问卷信息,以品牌活力指数的建立运用为核心,对广州市属国企老字号品牌进行定性定量的系统梳理、整体画像和分类排队,客观还原市场的认知和评价,为老字号振兴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思路启迪,搭起研究载体和推介平台。


截至广州国企老字号白皮书编纂完成之日统计数据显示,广州市属国企共有老字号83个,占全市总数过半;其中中华老字号29个,占全市83%、全省51%。2022年,83个老字号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46.4亿元、利润总额42.2亿元。至2022年底,资产总额706.9亿元、净资产348.6亿元。广州老字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中,83个老字号平均自然年龄106岁,百年以上老字号26个,其中陈李济、致美斋均超过400年。


此次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国资委市管一级调研员、市属国企老字号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江正表示,下一步,广州将深入推进国企老字号分层分类差异化发展,持续深化市场化改革激发活力动力,加速构建多层次立体化保护传承和传播体系,全力推动老字号稳中求进、创新发展、提质增效,让老字号新活力和高质量发展为广州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争光添彩。


传承与创新并重

广州国企老字号白皮书统计显示,市属国企共有老字号83个,占全市总数过半;其中中华老字号29个,占全市83%、全省51%。2022年,83个老字号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46.4亿元、利润总额42.2亿元。截至2022年底,资产总额706.9亿元、净资产348.6亿元。

广州老字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中,83个老字号平均自然年龄106岁,百年以上老字号26个,其中陈李济、致美斋均超过400年。

陈李济以423岁成为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全球最长寿药厂”。中医药文化要在传承和创新中发展,如何做好中医药的传承?广州白云山陈李济药厂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东介绍说,一方面,陈李济始终坚持“古方正药”的制药观,目前陈李济的乌鸡白凤丸、壮腰健肾丸、玉屏风袋泡茶等畅销产品,均源自古方,乌鸡白凤丸更是陈李济创制于清朝并延续至今的老产品。为还原中药古法古方,传承经典炮制工艺,陈李济还于2016年开始恢复“师带徒”模式,发挥“传帮带”作用,带领青年技术人才成长。另一方面,要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产业迈向现代化是重要路径。据介绍,多年来,陈李济已发展出“大南药+大健康”双轮驱动的业务模式,通过积极研发新药、开拓大健康产业,不断丰富老字号文化的内涵。如首创壮腰健肾丸和胃肠分溶双层丸——补脾益肠丸;昆仙胶囊作为九•五国家重点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俄罗斯发明专利等。在产品创新领域,陈李济围绕“陈皮养生”与“中医药治未病”理念,建立新会地理标志陈皮基地,同时,实施陈李济陈皮“百城千店”计划,目前已在全国开设100家陈皮养生茶道馆。

 “陈李济‘十四五’期间以‘再造一个陈李济’为目标,市场规模力争翻一番。”孙东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陈李济还积极创新“文旅融合”新模式,在自筹建成的华南地区首个中药行业博物馆——陈李济中药博物馆基础上,增建中药种植园、杨殷事迹陈列馆,打造成“陈李济中药文化园”,面向社会开展手工蜡丸制作体验、陈皮制作体验、药花香囊DIY等非遗活动及中医药宣传科普活动。据透露,陈李济还重回千年商道北京路,广药陈李济大厦将以“活化中医药非遗”为目标。

“守正创新是珠江钢琴发展最重要的主线。”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肖巍也如此认为。据介绍,珠江钢琴构建自主创新+智力引进+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了中国乐器行业唯一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拥有国家省市级各类研发创新平台17个。突出强化核心技术攻关,保持年均研发强度不低于4.5%,2020年成功研发“恺撒堡钢琴PR2.0弦槌”,打破高端钢琴核心零部件被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实现关键核心零部件技术自主可控,广泛应用于高端钢琴系列。



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活力动力

振兴老字号,体制机制改革至关重要,拥有鹰金钱、利工民、三角、钻石,双鱼、555电池、广氏、第一福等一批日用消费品老字号品牌的广州轻工集团,对体制机制改革深有体会。据广州轻工集团副总经理黄兆斌表示:“针对广州轻工集团老字号集中在日用消费品产业、处于完全竞争领域的特点,我们抓住了机制体制改革这一核心,在经营机制、人才机制、创新机制上用好‘组合拳’,推动老字号高质量发展落实效。”

据黄兆斌介绍,广州轻工集团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市场化经营机制的建立上,推进老字号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近两年通过内部资源整合重组,打造了一批集老字号品牌、研发、生产、销售等优质资源于一体的专业化平台,包括“第一福”岭南文化传承创新平台、 “三角”“钻石”智能家电资源整合发展平台。积极推进老字号企业股权优化与资本运作,虎头公司完成股份制改制并启动IPO,鹰金钱公司通过股权收购取得老字号“亚洲”饮料实控权。其次,抓好人才机制改革,试点职业经理人改革,推进各级企业共65家108人完成任期制与契约化签约,通过“鲶鱼效应”真正搅动了人才“一池春水”。2022年,鹰金钱公司营业收入增长26.1%、利润总额增长25.4%;三角电器公司依托资产重组与职业经理人引入的改革“组合拳”,营业收入增长3倍、利润总额增长1倍。此外,建立了高效的产品孵化机制,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一半以上,集团平均每年有上百款新产品研发上市,新产品销售收入每年倍速增长。其中双鱼公司保持体育器材国际领先水平,成为WTT全球合作伙伴,自主研发发球机获世界三大设计奖之一的德国IF设计奖。



资本赋能老字号发展

广州国企老字号走出一条条各具特色的“焕新”之路、驶入发展“快车道”,背后离不开资本的赋能。

广州产投集团党委副书记蒋丽红介绍说,广州产投集团充分发挥作为广州全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的功能优势,联合岭南商旅、广州酒家、珠江钢琴、越秀金控、轻工集团、白云山等6家市属国企和2家民营企业共同设立老字号振兴基金,为老字号、老品牌振兴面临的资金融通、股权优化、规范治理等提供高品质的赋能,首期实缴规模达4.04亿元。据透露,2022年12月已完成了首个老字号品牌餐饮管理公司的股权合作签署,多家老字号品牌合作已在洽谈当中。“实践发现,以基金赋能老字号品牌振兴的机制可以更加灵活多样,国资和社会资本协作也会更为高效。”蒋丽红表示。

至今已有143年历史的陶陶居,则是通过“产业+资本”的发展模式,成为老字号转型焕新的代表之一。广州陶陶居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智泉介绍说,2019年8月,市国资委推动广州酒家集团全资收购陶陶居公司,实现国有老字号及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平台。2020年12月,陶陶居公司引入餐饮业务授权经营方的优质民营资本作为股东之一,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不仅为盘活老字号品牌和提升公司业绩提供了重要支撑,也进一步完善了公司的治理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上市公司并购整合、产业赋能和混合所有制改革,陶陶居公司整体价值已超5亿元,近10年增值超500倍,经营业绩和老字号品牌价值在稳步提升。陶陶居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可移植的老字号品牌孵化盘活路径,快速成为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食品餐饮品牌。

据介绍,目前,陶陶居坚持“修旧如旧”完成第十甫路总店文物旧址的修缮改造,重现陶陶居的历史风貌,同时,迅速抢占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厦门等地市场,目前全国范围内已布局34家餐饮门店。


三方面发力推动国企老字号振兴发展

陈江正介绍说,近年来,广州国资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保持定力、产文并重、试点先行、务实推动”的思路和原则,以“一品牌一方案”等系列举措全力推动老字号焕新发展、提质升级。

为促进老字号振兴工作精准施策和文化传承传播,广州市国资委牵头组织相关专业机构,在系统摸查、深入调研基础上,编撰推出首部《广州国企老字号白皮书》,以品牌活力指数的建立运用为核心,对市属国企老字号品牌进行定性定量的系统梳理、整体画像和分类排队,客观还原市场的认知和评价,为老字号振兴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思路启迪,搭起研究载体和推介平台。

蒋丽红也介绍,广州产投集团按照“一品牌一策略”的发展思路,推动老字号成为新国潮。比如重新焕发以糕点和月饼闻名天下的“莲香楼”形象:以“年轻化、时尚化、高端化”为理念塑造莲香楼黄埔至泰广场店,东风大酒店高端店也计划近期开业;以音乐茶座闻名的大同酒家,去年餐饮门店在市中心区域已扩至3家,老品牌越来越为年轻人熟知和“帮衬”;针对品牌沉淀20多年的惠如楼,通过品牌授权经营模式复活,以“星期美点”的新概念在白云机场开设3家餐饮门店;“素食第一家”的菜根香餐厅首家店也预计在今年5月开业。

那么,下一步,广州国企老字号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呢?陈江正介绍了广州几大推动国企老字号振兴发展的路径:

——深入推进分层分类差异化发展。坚持按三层次分类,结合活力指数构建老字号品牌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跟踪监测评价和动态调整,进一步提升和落实“一品牌一方案”。

——持续深化市场化改革激发活力动力。加大资源整合、混改、资本运作、风险防控、市场化选人用人及激励约束机制改革力度,进一步激发老字号发展的内生动力和经营活力。

——加速构建多层次立体化保护传承和传播体系。协调支持老字号发展融入城市规划,推动原店址保护和新基地建设,支持搭建老字号推介及展示平台,推动老字号“进校园”“进社区”“进厂区”“进干部学堂”“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